志愿军多发射一轮喀秋莎, 陈赓: 败家子, 秦基伟: 几百两黄金没了
引言:
1952年的秋天,朝鲜战场硝烟弥漫。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第二十二师二零九团的火箭炮阵地上,一场激烈的战斗正在进行。面对美军的疯狂进攻,志愿军指战员们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战斗意志和精湛的火箭炮技术,给予敌人沉重打击。然而,就在这场战斗中,二零九团因为一个看似简单的决定——多发射一轮火箭弹,却引来了陈赓司令员的一声怒斥:"败家子!"军长秦基伟更是心痛地说:"几百两黄金没了。"这是为什么?一轮火箭弹究竟价值几何?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这个决定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一、喀秋莎的前世今生
在莫斯科郊外的武器研究所里,1938年的一个深秋,苏联军事工程师安德烈·科斯季科夫正带领他的团队进行一项秘密研究。这项研究的代号为"喀秋莎",取自当时苏联广为流传的一首民歌。这首歌讲述了一位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在河岸上唱着歌,思念远方的爱人。然而,在科斯季科夫的实验室里,另一个"喀秋莎"正在诞生。
1939年,第一台BM-13火箭炮样机在莫斯科近郊的试验场上完成了首次发射试验。试验场上,16根发射管整齐排列,当发射指令下达的那一刻,带着火焰尾巴的火箭弹呼啸而出。与传统火炮相比,这种新式武器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向目标区域发射大量火箭弹,形成高密度火力覆盖。
1941年6月,德国闪电战席卷苏联西部。在这危急时刻,"喀秋莎"首次在实战中亮相。7月14日,莫斯科附近的奥尔沙车站,德军正在集结大量军事物资。就在这时,一个火箭炮连悄然就位。当第一轮火箭弹落下时,德军指挥官冯·克劳赫茨将军正在车站附近视察。震耳欲聋的呼啸声过后,整个车站化为一片火海。这次打击不仅摧毁了大量军需物资,更在德军中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震撼。
为了保密这种新式武器,苏联军方采取了特殊措施。每次作战后,火箭炮部队都会迅速转移阵地。发射车的外观被伪装成普通军用卡车,夜间行军时还会故意制造假目标迷惑敌人的侦察。在战场上,德军士兵给这种武器起了个绰号叫"斯大林的管风琴",因为火箭弹发射时发出的尖啸声,听起来就像一首恐怖的交响曲。
随着战争的推进,"喀秋莎"不断改进完善。1943年,改进型BM-13N投入使用,其射程和精度都有了显著提升。在库尔斯克战役中,苏军集中使用了大量火箭炮部队,密集的火箭弹打击摧毁了德军多个装甲集群。到1945年战争结束时,"喀秋莎"已经成为苏联陆军最具代表性的武器之一。
这种武器的威力不仅体现在物理杀伤上,更重要的是其心理震慑作用。当火箭弹呼啸着掠过战场上空时,那独特的声响往往会让敌军士气瞬间崩溃。这也是为什么在后来的朝鲜战场上,美军一听到"喀秋莎"的声音就会本能地寻找掩体。
二、志愿军火箭炮部队的建立
1950年的深秋,东北某军事基地内,一支特殊的部队正在紧张地进行组建。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火箭炮部队——炮兵第21师。当时的军事指挥部认为,在即将到来的朝鲜战场上,必须有一支能够与美军抗衡的重火力部队。
组建之初,第21师的前身是四野第143步兵师。这支部队在解放战争中屡立战功,但要将一支步兵师改编成火箭炮部队,困难重重。首先面临的就是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军方从全国各地调集了一批有工程技术背景的专业人才,其中不少是刚从苏联留学归来的专家。
1950年12月,在沈阳军区某训练基地,第21师展开了首次实弹训练。训练场上摆放着中国自行研制的488式6管102毫米火箭炮。这种火箭炮是在苏联BM-13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研制的。第一轮试射中,火箭弹的飞行轨迹不稳,有几发甚至偏离目标数百米。
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技术人员发现问题出在火箭弹的尾翼设计上。由于当时国内工业基础薄弱,生产工艺不够精密,导致火箭弹在飞行过程中出现较大偏差。1951年2月,在苏联军事专家的建议下,第21师全面换装了苏式BM-13型火箭炮。
随后组建的201、202、203、207和208五个火箭炮团,每个团配备了24门火箭炮。为了提高作战效能,部队采用了独特的训练方法。白天,战士们在没有火箭弹的情况下反复进行架设、瞄准演练;夜间则进行实弹射击训练,以适应夜战条件。
1951年春,第21师接到了一项特殊任务:研究如何在朝鲜半岛复杂地形条件下使用火箭炮。为此,部队在东北某地选择了与朝鲜地形相似的山区进行实地演练。通过实践,部队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战法:利用山谷地形掩护转移,在山坡上设置临时发射阵地,发射后立即转移。
这支部队的建立过程中,一个显著特点是注重技术创新。比如,为解决夜间瞄准难的问题,技术人员设计了一种简易的夜视瞄准装置。又如,为提高机动性,部队改装了车辆的传动系统,使其更适应山地作战环境。
到1951年9月,当第21师首次出现在朝鲜战场时,这支部队已经发展成为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火箭炮劲旅。美军情报部门在截获的电报中称这支部队为"移动的火力风暴"。在随后的战斗中,第21师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个称号的分量。每当战场上响起"喀秋莎"的呼啸声,敌军阵地必然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三、火箭炮部队的战术创新
1951年10月,朝鲜半岛北部山区。第21师207团在一次遭遇战中发现,传统的固定阵地发射方式极易遭受美军空中力量的打击。一次战斗中,该团一个发射连刚完成一轮齐射,就遭到了盘旋在上空的美军战斗机的轰炸。这次教训促使部队开始探索新的作战方式。
经过反复实践,火箭炮部队逐渐形成了"游击式"打法。这种战术的核心是:不设固定阵地,采用分散部署、快速机动的方式作战。每个发射单元通常由2-3门火箭炮组成,各单元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互为策应。发射前,各单元按照预定计划迅速占领临时阵地,完成发射后立即转移。
为适应这种新战术,部队对装备进行了一系列改装。技术人员在火箭炮车上加装了液压支撑系统,使其能在3分钟内完成展开和收拢。同时,改进了车辆的传动装置,提高了山地机动能力。这些改装使得火箭炮部队能够实现"打一轮、转一次"的快速机动。
夜间作战是另一个重要创新。由于美军空中优势主要在白天,火箭炮部队逐渐形成了"昼伏夜出"的作战节奏。部队在白天隐蔽在山洞或茂密的树林中,到了夜晚才开始行动。为提高夜战效能,部队研发了简易的夜视瞄准装置,在发射管上安装了荧光标线,使炮手能在黑暗中准确瞄准。
1952年春,在长津湖地区的战斗中,火箭炮部队首次尝试了"多点协同"战术。三个火箭炮连分别占领不同位置,对同一目标实施交叉火力打击。这种打法不仅增加了火力密度,还能有效迷惑敌人对发射阵地的判断。
在复杂地形条件下提高精确度是一个重大挑战。技术人员发现,山区气流和温度变化会显著影响火箭弹的弹道。为此,部队建立了一个独特的"气象观测网"。在主要作战区域设立多个观测点,定时收集气温、风向、气压等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对射击诸元进行修正。
这种精确制导技术的突破在1952年9月的某次战斗中得到了验证。当时,美军在一处山谷中建立了重要补给站。火箭炮部队根据气象数据精确计算,首轮齐射就命中了目标区域的弹药库,引发了连环爆炸。这次打击不仅摧毁了敌军大量物资,还造成了补给线的中断。
战术创新的另一个方面是通信联络系统的改进。为避免无线电通信被敌方侦测,部队发展出一套利用地形地物布设有线电话的快速方法。通讯班能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架设,并在撤离时快速回收线路,不留痕迹。同时,还采用了联络员传递命令的备用方案,确保在通信中断情况下仍能保持指挥联系。
四、上甘岭战役中的"败家子"事件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在战役进行到第三天的下午,志愿军第二十二师二零九团的火箭炮阵地上发生了一件令人深思的事件。当时,该团火箭炮连正在对美军"三角山"阵地实施火力打击。
这天下午3点,美军调集了大量装甲车辆和补给物资,准备向597.9高地发起进攻。二零九团火箭炮连接到上级命令,要求对敌军集结区域实施一轮齐射。按照常规作战计划,每次打击任务通常只进行一轮齐射,以节约宝贵的火箭弹。
然而,第一轮齐射完成后,连长发现敌军装甲集群并未完全被摧毁,部分装甲车辆正在向预设阵地转移。基于战场形势判断,连长当机立断,下令进行第二轮齐射。这个决定虽然在战术上是正确的,但却违反了严格的弹药使用规定。
就在第二轮火箭弹呼啸而出的时候,恰巧陈赓司令员在附近视察战场。听到连续两轮火箭弹的轰鸣声,陈赓立即询问情况。当得知是同一个火箭炮连发射的两轮火箭弹时,陈赓当即怒斥道:"败家子!"
这句"败家子"背后,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数字:当时每发火箭弹的成本约合50两黄金。一个火箭炮连通常装备6-8门火箭炮,每门火箭炮载弹16发,这意味着一轮齐射就要消耗约6400两黄金。而在当时的物资供应条件下,这批火箭弹全部都要从苏联进口,需要用贵重物资或者外汇支付。
军长秦基伟在了解情况后,也不禁感叹:"几百两黄金没了。"这句话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志愿军装备补给的困难处境。由于战争消耗巨大,而国内工业基础薄弱,每一发火箭弹都显得格外珍贵。
然而,这次"多余"的齐射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第二轮火箭弹精确命中了美军装甲集群,不仅摧毁了多辆装甲车,还引爆了车队中的弹药车。连环爆炸造成的混乱,严重延缓了美军的进攻计划,为志愿军部队加固防御工事赢得了宝贵时间。
事后的战果统计显示,这两轮火箭弹共摧毁美军装甲车辆11辆,击毁补给车辆8辆,造成敌军伤亡约200人。更重要的是,这次打击迟滞了美军的进攻节奏,使得原定的突击计划被迫推迟了12小时。
这个事件随后被记录在志愿军火箭炮部队的作战日志中。虽然从经济角度看确实"败家",但从军事效果来看,这次"超规格"的火力打击为上甘岭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也反映出在战争环境下,有时必须在战术需要和物资节约之间做出艰难的权衡。
五、停战后火箭炮部队的技术传承
1953年8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第21师火箭炮部队携带着丰富的作战经验返回国内。在沈阳军区某训练基地,这支部队开始了一项新的任务:将战场上积累的实战经验转化为技术文献和训练教材。
1954年初,由第21师技术科牵头,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技术总结会。会议汇集了来自各个火箭炮团的技术骨干,系统整理了三年战争中积累的技术创新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套完整的"火箭炮快速架设法",这套方法将火箭炮从行进状态到发射准备的时间缩短到了3分钟以内。
同年4月,在华北某军事工程学院,第21师的技术人员开始为新一代火箭炮技术人才授课。授课内容不仅包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大量实战案例。比如,他们详细讲解了在不同地形条件下如何选择发射阵地,如何根据气象条件修正射击诸元等实用技术。
1955年,中国开始自主研制新型火箭炮。第21师的技术人员被派往各个研究所,参与新型火箭炮的设计工作。他们提出的许多改进建议都来自战场经验。例如,在设计车载火箭炮的稳定支架时,他们建议增加液压系统的冗余保护,这是基于在朝鲜战场上频繁遇到的机械故障总结出来的。
1956年夏,在东北某试验场,第一批国产130毫米火箭炮进行试射。试射方案的制定就采用了第21师在实战中总结的"三步法":先进行单发试射,确认基本性能;然后进行连发试验,检验发射系统的可靠性;最后进行满载试射,验证整体作战性能。
为了保证技术经验的延续性,第21师还建立了一个特殊的"师徒制"培训体系。每名有实战经验的老技术员都要带领3-5名新学员,手把手教授实战技巧。这种培训方式确保了宝贵的战场经验能够完整地传承下去。
1957年底,在全军装备现代化的背景下,第21师的技术人员参与编写了《火箭炮作战条例》。这部条例不仅总结了朝鲜战场上的战术创新,还根据新型火箭炮的特点,提出了更为先进的作战方法。比如,针对新型火箭炮射程更远的特点,专门增加了"超视距打击"的作战原则。
到1958年,第21师的技术传承工作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由该师培训的技术人员遍布全军火箭炮部队,形成了一支专业的技术队伍。这些人后来成为了中国火箭炮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有的成为了研究所的技术专家,有的成为了部队的技术教官。
在军事科学院的档案中,至今仍保存着第21师技术人员手绘的大量技术图纸和操作要领图。这些图纸不仅记录了具体的技术细节,更承载着一代火箭炮部队的实战经验和技术智慧。
下一篇:没有了